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2019年9月份,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林安物流集团联合调查的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98点,与上月相比小幅回落0.03%,但比去年同期增长2.6%。月内各周指数运行平稳,其中第一、四周运价指数环比回落,第二、三周环比回升。图1 2016年以来各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表1 2019年9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表分车型指数看,各车型指数环比涨跌互现,同比全面回升。其中,以大宗商品及区域运输为主的整车指数为98.4点,比上月回升0.01%,比上年同期回升2.5%。零担指数中,零担轻货指数回落快于零担重货指数。零担轻货指数为96.5点,比上月回落0.17%,比上年同期回升3.3%;零担重货指数为98.3点,比上月回落0.03%,比上年同期回升2.4%。图2 2016年以来各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分车型指数从需求看,三季度公路物流需求总体稳中向好、逐步回升。9月份,随着传统旺季来临,企业生产经营加快回升,与居民消费相关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公路运输市场需求小幅回升,但受中秋、国庆节假期因素影响,部分地区、线路回升幅度有限。PMI数据显示,9月份制造业PMI为49.8%,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虽然仍位于荣枯线以下,但反映国内市场需求有所回暖,带动工业企业生产活动有所增长。从供给看,本月运力供给较为平稳,随市场需求呈现小幅波动。综合来看,传统生产建设旺季到来,公路运输市场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本月指数虽略微回调但总体稳定且比去年同期明显回升。分区域看,东北、东南沿海、西南区域指数环比回升势头较好。从后期走势看,经济运行稳中向好,PMI等先行指数显示市场预期较好,“金九银十”到来为公路运输市场增加一定活力,今年下半年以来公路运输市场好于去年同期,积极信号有所显现,三季度国内市场回稳、企业订单回升及进出口形势缓和为四季度铺垫好一定基础,排除中美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影响,预计10、11月公路物流需求有望进一步回升,公路运价指数可能呈现震荡回升走势。附注1、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我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公路物流运输价格变动程度和变动趋势的相对数。2、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基于以林安物流网为代表的公路物流平台的动态交易信息。目前,采集的价格数据涵盖了全国9大物流区域、38个重点城市、74个物流节点平台、1406条公路运输线路,200万辆货运车辆。3、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以2012年12月最后一周的平均价格为基期,周指数的基点为1000,月指数的基点为100。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天(8日)公布了9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物流业务活动趋于活跃,指数回升至年内最高水平。9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3.8%,较上月回升2.9个百分点,这也是在该指数连续四个月回落之后的首次回升。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何辉:9月份随着我国生产建设消费旺季的到来,物流业务活动有较为明显的回升,从地区看,东中西部物流业务活动都有明显的回升,尤其是西部,回升更为明显。具体来看,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大幅回升2.3个百分点,显示物流市场订单增加,业务需求旺盛。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也较上月回升1.8个百分点,反映出物流运行的基础设施条件呈现改善态势。就业形势也比较稳定,从业人员指数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从后期走势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保持在60.9%的高位,显示企业家信心继续回升。 编辑:刘洁 责任编辑:刘慧(来源:央视网)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我国将在山西、江苏、浙江、河南、重庆、四川等6省(市)组织开展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试点期为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 按照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为深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本次试点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单位,以地方探索创新为主导。相关试点省(市)将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结合本省(市)实际和物流降本增效需要,按照通知确定的重点任务,在事权范围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改革举措,破除物流降本增效的瓶颈制约;对涉及国务院相关部门事权、突破现行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的创新性政策诉求及建议,将定期汇总后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 通知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将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统筹指导和跟踪监测,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开展中期评估,并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论证相关试点省(市)提出的创新性政策诉求及建议,对具备条件的政策诉求及建议支持先行先试。在试点结束后将组织评估验收,并以适当方式推广试点省(市)的成功模式和先进经验。(记者 安蓓)编辑: 曹露浩(来源:新华网)
近年来,各类型的物流企业彼此联动影响,先后革新商业模式,不断重塑着物流行业的格局。本报记者 唐福勇随着近年来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已走过规模增长时期,正在进入传统企业不断进化,物流新物种全面崛起,互联网巨头争相入局的竞争新时代。以上是德勤通过对行业内外的驱动因素和前沿观察进行分析,回归底层商业逻辑,在采集了大量案例对物流行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思考后,于6月21日发布最新报告——《新物流:下一站赢家?》中透露的观点。报告认为,政策利好与黑科技促进完善物流的能力基底,商流变革倒逼物流升级,物流行业也由此迎来最好也是最艰难的时代。根据德勤研究院的数据,新市场环境下有55%的企业对更快反应时间提出需求,另有53%则期望能够降低交付成本,这就要求企业提升物流和供应链运作的灵活度和高效率,才能支持新市场环境下的按需交付模式,并实现成本不断优化和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同时,产业端需求重构、行业产业链格局调整、创新技术推动以及国家政策引导等多种因素,都正在驱动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升级和创新迈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德勤亚太区消费品及零售行业主管合伙人张天兵认为,在2010年至2018年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实现10.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总额攀升至283万亿元。对于物流企业而言,竞争力的关键不再仅在于物流基础服务的质量,而是如何结合互联网、新技术和产业认知,整合上下游,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实现制造、流通和消费的无缝对接,尤其是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下,抓住发展机遇,创造新的价值链。事实上,近年来,各类型的物流企业彼此联动影响,先后革新商业模式,不断重塑着物流行业的格局。传统物流企业在继续充当行业核心力量的同时,不断探索多种商业模式的可能,实现盈利能力和议价能力的自我突破,以转型升级应对物流“新常态”。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服务水平层次的企业以不同的路径寻求业务拓展,包括横向多元化发展,纵向供应链物流深耕和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互联网+物流”企业逐步走向服务履约或生态构建。新兴企业加速布局物流行业,抢占产业转型先机,聚焦价值链重构、去中介化与资源整合。未来,该类企业或逐步切入物流核心价值链、不断扩大线下资源网络,或通过探索创新产品与服务,构建盈利能力较为强大的生态圈。科技与数据企业专注于赋能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该类企业未来将依靠数据连接与沉淀,深化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构建差异化的科技/数据产品与解决方案,更好地推动着物流行业的颠覆式创新与发展。电商物流企业依靠客源绝对优势打开局面、拓展布局。电商物流牢牢把控消费者需求端流量资源,通过自建或组织平台,构建出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同时,该类企业不断提升技术能力,持续推动智慧化建设的进程,并开始朝着供应链解决方案不断拓展。德勤认为,在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变革中,整合资源和信息要素是永恒的制胜关键。德勤管理咨询合伙人、物流与交通行业资深专家冯莉表示:“履约服务与平台生态圈是未来商业模式转型的两种终点,各类参与者将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在横向纵向延伸、线上线下融合和平台化联盟构建的整合浪潮中前进。在这一演化进程中,物流服务升级、信息链接与资源协同网络构建、智能化发展将是不变的主旨,因此在深化服务能力的同时,抓住机遇思考资源协同、技术赋能等转型出口,是企业最终突围的必由之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中商情报网讯:物流园区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现代物流园区从大的方面讲,主要具有两大功能,即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和依托物流服务的经济开发功能。作为城市物流功能区,物流园区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以及适应城市物流管理与运作需要的物流基础设施;作为经济功能区,其主要作用是开展满足城市居民消费、就近生产、区域生产组织所需要的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物流园区共计38家,其中,广州最多,共计18家。深圳7家,东莞、中山、佛山各3家,梅州、汕头、清远、肇庆各1家。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广东林安物流集团与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在白云区太和镇签署5G智慧物流园战略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广东将拥有首个5G智慧物流园。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物流地产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来源:中商情报网)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25日)公布今年1-8月份物流运行数据。1-8月,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有所放缓,需求结构继续优化。 1-8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88.6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增速趋缓,进口物流总额好于预期,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保持快速增长。具体来看,1-8月,工业品物流总额170.7万亿元,同比增长5.6%;进口货物物流总额9.3万亿元,同比增长2.7%;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5.0万亿元,同比增长18%。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何辉:8月份,物流运行虽然面临下行的压力,但仍然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其中与民生相关的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需求和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再生资源需求,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反映出社会物流需求结构在继续改善;物流行业的运行,总体继续保持景气状态。 另外,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小幅回落,1-8月,社会物流总费用8.9万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比1-7月回落0.1个百分点。(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