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在以“数字升维 聚链成网”为主题的2019第三届合同物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罗戈研究发布2019中国合同物流15强排名。大环境与互联网的崛起,物流本质发生了质变。以往合同物流企业可能更关注成本及运营,而今此领域同质化竞争惨烈,物流末端管控的要求比以前更加直接,运作要求更高效、响应要求更迅速,成本还需要更具竞争力。如何以解决客户痛点为核心,提供多元化、个性化、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如何实现合同物流端到端、全链路、网络化、数字化变革?新型合同物流平台在服务领域、功能定位等方面能带来什么样的突破?合同物流未来将何去何从?带着以上问题,中外运物流华南区总经理王楚杰、立白集团物流管理部标准化及项目管理副总监黄涛、安吉智行总经理沈飞、维天运通董事长冯雷、科箭软件服务总监兰鹏、创新工场执行董事华南区总经理熊昊、国寿投资总监王东亮、美的集团安得智联运营总监张亚明、物流变革首席顾问非红、运匠科技CEO陈伟、中交兴路副总裁郭大智、宝供物流副总裁兼供应链事业部总经理刘展雄、世界五百强电气专家亚太区物流采购Head孙总、元禾原点投资副总裁戴元煜、罗戈研究院长潘永刚等企业高管作为演讲嘉宾出席本次会议,共同探讨合同物流的变革及未来。中国外运是合同物流领域当之无愧的巨无霸,2018年营收高达773亿,服务遍及全球36个国家,今年成功登陆 A股和H股,此类巨头对合同物流的未来有怎样的预测?中外运物流华南区总经理王楚杰作为第一个演讲嘉宾预测未来的合同物流在产业涡旋、技术涡旋及政策涡旋下会呈现四个方面的趋势:第一重构。2018年中国世界五百强企业达129家,占比超过了四分之一。但中国物流企业排名较为靠后,在全球物流50强里面,前15名排名里仅有1家——中外运,且中国物流和供应链企业在中国500强里仅19家物流与供应链企业,对比中国的体量在世界的地位及物流行业占GDP的比重,这都是极不匹配的。随着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加快,物流与供应链行业会引发深度整合,直至形成独角兽。第二智慧化。技术涡漩的持续发力最终会产生智慧化的发展——3S,即短链去中间化,智慧物流,协作共生,它的表现形式为线上化、智能化、AI化、无人化。第三平台化。即会呈现三点:超级大仓、线上线下一体化、供应链延伸。第四国际化。随着“一带一路”和中欧班列开通,中国对外商贸流通的需求和便捷性提升。未来国际化业务将是中国合同物流企业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方向。根据以上合同物流趋势,中外运提出“一三五”战略,即立足物流业务整合商的定位,三位一体模式,三大业务转型,三个协同发展,五化发展,五个通道,五个驱动,五大区域公司,五大专业公司,构成中外运物流在数字化时代所做的部署,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物流平台企业。随后王楚杰总结无论是产业涡漩、技术涡漩还是国家政策涡漩的推动,根本的涡漩还是靠人。中外运物流华南区总经理王楚杰立白集团作为家喻户晓的快消品牌——其数字化也一直走在行业前列。为顺应IT到DT时代的变革,立白集团正在全力推进“1+2”战略的落地,即品牌引领,数字化赋能,打造通路平台与产业平台。立白集团物流管理部标准化及项目管理副总监黄涛介绍:“立白物流业务相对简单,主要分仓储和配送。在标准化业务部门,主要负责全国1000多个经销商2500个网点订单处理及产品的安全、及时发运,其中有50万平方的仓库,总吞吐量约500万吨,年物流费用4到5亿元,CD仓共10个,RDC仓共2个,直营仓共9个。”目前,立白在物流领域也完成了数字化1.0、2.0阶段的改造,正在向数字化物流3.0时代迈进。在数字化物流1.0阶段,立白完成了基本的物流上线工作,叫做独立做功;第二,立白围绕订单执行和产品可视实现了互联互通;第三,即立白正在进行的数字化仓库——实现自我认知、预警、预测直至决策。立白集团物流管理部标准化及项目管理副总监黄涛汽车物流是合同物流领域公认的最复杂的领域,在中国提到汽车物流就不得不提及安吉。从去年开始,汽车产业到了一个拐点期,和汽车产业相关的企业平均降幅在15%左右,有的甚至下降幅度达40%。而安吉智行却维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安吉智行总经理沈飞解释:“做合同物流,我们讲八个字——门当户对,真心相爱。为什么呢?因为当经济起来的时候,身边都是朋友,当经济退潮时,你会发现当这个大潮退去后留下的都是真爱。”这主要也得益于在大浪淘沙前,安吉智行跨汽车行业去开发一些供应链垂直新业务。据了解,作为一个欲打造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服务提供商,安吉智行正在打造三个核心竞争力,服务多元化、管理数字化、智能自动化。服务多元化即深挖内部价值,打破行业边界,搭建社会化网络,实现生态圈共生。包括为客户提供全网络的仓储服务、进出口的货代、全国网络运输、一体化包装设计平台及解决方案、智能化全供应链解决方案等。管理数字化,即入厂仓储上线一体化解决方案、售后及社会化仓储解决方案、大数据报表分析平台及LERMES运输资源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如LERMES涵盖WMS、TMS、VMI、MCS、WCS等功能,实现了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一对一的映射。其目前正在投入研发LERMES2.0版本在原来1.0版本上插上5G的翅膀,做整个LERMES 5G的升级和数字孪生的2.0。智能自动化即无人化/少人化技术应用、智能化设备管理平台建立及前沿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安吉智行总经理沈飞如今,各式物流平台层出不穷。在一直不断打磨自己方法论的维天运通董事长冯雷眼里,用户聚集之后的明显的增值效应——可以拓展到行业边界的发展方式——提供标准化的规则和流程为平台。“平台成长路径第一要为共性的服务提供一个规则和共性服务的流程,第二平台这种投入很多是隐性的,很难重资产,因为平台都有一个扩展到行业边界的条件,它的扩展性几乎是无限的。第三要有网络效应,这个网络效应不是我们建立快递网的网络效应,而是客户聚集之后的效应,为了这个网络效应,做平台的才会去烧钱。”同时,对于近期热点——网络货运是否能发展成物流平台,冯雷提供了几种衡量标准:即合规之外是否建立了标准化的流程与规则,是否有无限的拓展模式,是否能激发网络效应。冯雷总结:“我们对这个行业的分析,第一,要分清楚标准化到底是什么,通过标准化和投入,公司发展投入之间的匹配,去看我们行业。平台要通过自己满足的需求和投入的模式去看自己该干什么,清楚自己的边界。第三,去规划自己的一个发展路径和价值。”维天运通董事长冯雷数字化供应链如何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越来越多物流企业都在谋求业务的升级和转型,而数字化供应链是其重要一环,科箭如何助力企业数字化供应链的转型呢?科箭软件服务总监兰鹏以三个客户案例介绍了科箭供应链云的优势,第一,新功能是随时享,两周迭代一次,客户个性化需求可以满足。第二,更低的成本,按需按年付费,无需自购和管理服务器,无需自有IT及系统运维人员。第三,更快回报,无需安装,快速实施上线,个性化设计,快速上手。第四,敏捷可扩展,快速上线新仓库、新客户,Open API快速对接三方系统,高可配置性满足不同行业流程。科箭软件服务总监兰鹏在上午的高峰对话环节,罗戈研究院长潘永刚、创新工场执行董事熊昊、国寿投资总监王东亮、维天运通董事长冯雷、美的集团安得智联运营总监张亚明围绕“融合与整合、连接与链接、智能与智慧、数据与沉淀——合同物流的崛起”的主题进行了探讨。在下午的分享环节,原知名快消企业物流总监、物流变革首席顾问非红从甲方供应链视角来阐述合同物流服务差异化的能力,为在场嘉宾提供了一些新思路。非红认为合同物流不是没有机会,而是缺少发现机会的能力:“从甲方的需求出发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定制化服务,如果再往前走一步,就不能只盯着甲方了,我们要从甲方的客户出发,无论是大B、小B,或者有些甲方客户,有些C端的客户,他们的数据在物流商的手中其实是非常多的,订单、产品、运输、库存等数据,所有的数据可能形成一个数据的网络,从这些网络里我们可以发现出一些脉络,或者说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些价值链出来,这些价值链有可能就是你潜在的需求。所以我们可以从商流的角度梳理出来,看哪些是你未来的市场。”罗戈研究物流变革首席顾问非红“标准流程只是冰山一角异常才是正常”、“总是很急,一个月可以上线吗?”“合同物流赚点钱好难,能不能少花点钱”……诸如此类合同物流信息化的冰山何时能消融?就此,运匠科技CEO陈伟对其近年来所摸索的一些路径进行了分享——某客户A的物流实战效果:A服务百余家客户,跨多个行业,全国60多个网点,年物流费用10亿,仅配备1名IT系统管理人员。上线运匠科技系统前后减员30%,降本6%到70%,物流业务三年增长60%。运匠科技CEO陈伟陈伟表示,在解决诸多合同物流客户信息化冰山的同时,运匠也在高速发展,其订单在近四年时间内也增长了10倍,营业额每年实现了77%的增速,利润也在逐年增长。IT、数据越来越被物流行业重视,这种新的服务方式的出现一定会改变现有的模式,而未来的公司一定都是科技公司。中交兴路副总裁郭大智:“目前很多客户对数据的敏感性及获取相应数据的能力还是偏弱。这几年大型的平台不断的出现,我们突然发现可以通过一些科技的手段,或者一些更深入的分析的手段去提升客户相应的能力。这也是下一步中交兴路我们要做的一个事情。”据了解,为了数据输出,中交兴路以5个平台来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使用数据的服务。如给无车承运人平台提供保姆式的服务、智运无车承运人平台、金融风控平台、便捷移动端、为政府提供环保及车辆管理需求。中交兴路副总裁郭大智宝供物流作为老牌公司,在这20年内为国内培养众多合同物流人才,如今的环境下,宝供物流如何进行转型,并用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提升合同物流的发展?早在2014年,宝供物流便提出,从物流一体化到供应链一体化。如今,宝供也正在其内部进行数字化控制塔建设,期望从灵活性、透明性、可视性、协同性等层次来提升效率。在会议上,宝供物流副总裁兼供应链事业部总经理刘展雄为大家提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的思考,目前宝供在做什么样的绿色物流?首先,信息技术,除了碳排放,绿色物流实际上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除了节省成本,还能实现可视化,实际上都是属于绿色物流的一部分。其次,管理改善,如何能够做到GMP的标准,推行物流一体化咨询和实施服务第三,实现精益化管理。此外,还包括包装的标准化及设施设备的智能化、绿色化等,包括LNG车替代柴油车的应用,还有轻量化车的配送应用,宝供也在研究碳排放。……的确,这些绿色物流思考的体系能够帮助合同物流走得更远。刘展雄表示:“这些对一个企业的责任感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会持续地做。”宝供物流副总裁兼供应链事业部总经理刘展雄在市场大环境的挑战下,甲方内部的运营流程变得越来越复杂。来自世界五百强电气专家亚太区物流采购Head孙总对甲方转型提供了几个关键词。客户第一,这在任何一个服务行业都是这样的。第二,要符合未来的数字化。第三,所有的东西是靠人来做的,企业要有非常强的领导力和文化,如果一个企业文化不是成长文化的话,一定缺少创新能力。第四,绿色,这个绿色不单单是说可回收,而且所有的流程更简化。第五,可持续性。孙总解释:“如你今年做了一个目标降了8%,明年就做不下去了,但是绝对不是说只是做一个成本的下降,要通过很多优化的流程。”最后,创新,不要停止思考。回顾过去,前20年,合同物流企业“凭借人口红利、市场不透明”,依靠拼关系开启了致富的第一步。未来几年,合同物流的竞争,一定是效率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专业化能力的竞争,外部资源协同能力的竞争。元禾原点投资副总裁戴元煜元禾原点投资副总裁戴元煜表示,融资是合同物流的机,而投资拥有相同的趋势:1、从物流走向供应链2、从B2C供应链走向B2B供应链3、关注细分领域的B2B供应链同时,戴元煜给合同物流企业提出了一些建议:顺势而为:当今物流的竞争是服务与效率的竞争,应快速“顺应市场变化”价值服务:为客户提供“价值服务”,通过抓手与客户形成“相互依赖”构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组织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股权“留住人才”重视科技应用:利用先进的IT信息技术取代传统的人工作业、降本增效从2017年开始,罗戈研究每年都会围绕不同的主题及行业发展趋势发布《合同物流发展报告》。2017在第一版《中国合同物流发展报告》里,罗戈研究尝试从整体层面呈现国内合同物流当前现状。2018年第二版报告主题是“关注变化”,并期望回答合同物流需求、服务、市场竞争在发送什么变化。罗戈研究院长潘永刚在本次会议上,罗戈研究院长潘永刚代表罗戈研究正式发布《2019中国合同物流发展报告》,本次报告关注点是供应链端的“核心企业”,并围绕核心企业展开的供应链展开分析,对比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外包服务需求等差异。据了解,此次发表版本为简版,正式书籍将于十月中旬发布,敬请期待。预售链接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最后,罗戈网&物流沙龙非常感谢本次会议的支持单位: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立白集团、上汽安吉物流、路歌、科箭软件、创新工场、运匠科技、元禾原点、第一产业集团、安得智联、聚盟、壹米滴答、福佑卡车。(来源:环球网)
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为统筹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制定本纲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适度超前,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支撑。(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建设任务和“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各项任务,为交通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交通拥堵基本缓解,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交通关键装备先进安全,人才队伍精良,市场环境优良;基本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交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基础设施规模质量、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交通安全水平、治理能力、文明程度、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务。二、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立体互联(一)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以国家发展规划为依据,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邮政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以多中心、网络化为主形态,完善多层次网络布局,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立体互联,增强系统弹性。强化西部地区补短板,推进东北地区提质改造,推动中部地区大通道大枢纽建设,加速东部地区优化升级,形成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完善城市群快速公路网络,加强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立足促进城市的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统筹安排城市功能和用地布局,科学制定和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推进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完善快速路、主次干路、支路级配和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网,打通道路微循环,提高道路通达性,完善城市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提升步行、自行车等出行品质,完善无障碍设施。科学规划建设城市停车设施,加强充电、加氢、加气和公交站点等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三)形成广覆盖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实施通村组硬化路建设,建立规范化可持续管护机制。促进交通建设与农村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加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与旅游资源富集区交通建设。大力推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垦区林区交通发展,实现以交通便利带动脱贫减贫,深度贫困地区交通建设项目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推动资源丰富和人口相对密集贫困地区开发性铁路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具备旅游、农业作业、应急救援等功能的通用机场建设,加强农村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构筑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依托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城市群,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海港枢纽、航空枢纽和邮政快递核心枢纽,建设一批全国性、区域性交通枢纽,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提高换乘换装水平,完善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三、交通装备先进适用、完备可控(一)加强新型载运工具研发。实现3万吨级重载列车、时速250公里级高速轮轨货运列车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强化大中型邮轮、大型液化天然气船、极地航行船舶、智能船舶、新能源船舶等自主设计建造能力。完善民用飞机产品谱系,在大型民用飞机、重型直升机、通用航空器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二)加强特种装备研发。推进隧道工程、整跨吊运安装设备等工程机械装备研发。研发水下机器人、深潜水装备、大型溢油回收船、大型深远海多功能救助船等新型装备。(三)推进装备技术升级。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环保型交通装备及成套技术装备。广泛应用智能高铁、智能道路、智能航运、自动化码头、数字管网、智能仓储和分拣系统等新型装备设施,开发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升国产飞机和发动机技术水平,加强民用航空器、发动机研发制造和适航审定体系建设。推广应用交通装备的智能检测监测和运维技术。加速淘汰落后技术和高耗低效交通装备。四、运输服务便捷舒适、经济高效(一)推进出行服务快速化、便捷化。构筑以高铁、航空为主体的大容量、高效率区际快速客运服务,提升主要通道旅客运输能力。完善航空服务网络,逐步加密机场网建设,大力发展支线航空,推进干支有效衔接,提高航空服务能力和品质。提高城市群内轨道交通通勤化水平,推广城际道路客运公交化运行模式,打造旅客联程运输系统。加强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鼓励引导绿色公交出行,合理引导个体机动化出行。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保障城乡居民行有所乘。(二)打造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优化运输结构,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物流园区及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等“公转铁”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和水运有序转移。推动铁水、公铁、公水、空陆等联运发展,推广跨方式快速换装转运标准化设施设备,形成统一的多式联运标准和规则。发挥公路货运“门到门”优势。完善航空物流网络,提升航空货运效率。推进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大件运输、危险品物流等专业化物流发展,促进城际干线运输和城市末端配送有机衔接,鼓励发展集约化配送模式。综合利用多种资源,完善农村配送网络,促进城乡双向流通。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化物流组织模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三)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专列、旅游风景道、旅游航道、自驾车房车营地、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发展,完善客运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共享交通,打造基于移动智能终端技术的服务系统,实现出行即服务。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创新智慧物流营运模式。培育充满活力的通用航空及市域(郊)铁路市场,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稳步扩大短途运输、公益服务、航空消费等市场规模。建立通达全球的寄递服务体系,推动邮政普遍服务升级换代。加快快递扩容增效和数字化转型,壮大供应链服务、冷链快递、即时直递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智能收投终端和末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展无人机(车)物流递送、城市地下物流配送等。五、科技创新富有活力、智慧引领(一)强化前沿关键科技研发。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对可能引发交通产业变革的前瞻性、颠覆性技术研究。强化汽车、民用飞行器、船舶等装备动力传动系统研发,突破高效率、大推力/大功率发动机装备设备关键技术。加强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协调运营与服务技术、城市综合交通协同管控技术、基于船岸协同的内河航运安全管控与应急搜救技术等研发。合理统筹安排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时速400公里级高速轮轨(含可变轨距)客运列车系统、低真空管(隧)道高速列车等技术储备研发。(二)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构建泛在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深化交通公共服务和电子政务发展。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三)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机制,鼓励交通行业各类创新主体建立创新联盟,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验室、试验基地、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大资源开放共享力度,优化科研资金投入机制。构建适应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标准有效供给。六、安全保障完善可靠、反应快速(一)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投入,提升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构建现代化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推进精品建造和精细管理。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养护,加强基础设施运行监测检测,提高养护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增强设施耐久性和可靠性。强化载运工具质量治理,保障运输装备安全。(二)完善交通安全生产体系。完善依法治理体系,健全交通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明确部门监管责任。完善预防控制体系,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建立交通装备、工程第三方认证制度。强化安全生产事故调查评估。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增强科技兴安能力,加强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完善支撑保障体系,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建立自然灾害交通防治体系,提高交通防灾抗灾能力。加强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切实提高交通安全水平。(三)强化交通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健全综合交通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规制度和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救援专业装备、设施、队伍建设,积极参与国际应急救援合作。强化应急救援社会协同能力,完善征用补偿机制。七、绿色发展节约集约、低碳环保(一)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土地、海域、无居民海岛、岸线、空域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升用地用海用岛效率。加强老旧设施更新利用,推广施工材料、废旧材料再生和综合利用,推进邮件快件包装绿色化、减量化,提高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推进交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二)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优化交通能源结构,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促进公路货运节能减排,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全部实现电动化、新能源化和清洁化。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统筹油、路、车治理,有效防治公路运输大气污染。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控制标准及船舶排放区要求,推进船舶、港口污染防治。降低交通沿线噪声、振动,妥善处理好大型机场噪声影响。开展绿色出行行动,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理念。(三)强化交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严格实施生态修复、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养护全过程。推进生态选线选址,强化生态环保设计,避让耕地、林地、湿地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国土空间。建设绿色交通廊道。八、开放合作面向全球、互利共赢(一)构建互联互通、面向全球的交通网络。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为主体,推进与周边国家铁路、公路、航道、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海运、民航的全球连接度,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航运中心,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拓展国际航运物流,发展铁路国际班列,推进跨境道路运输便利化,大力发展航空物流枢纽,构建国际寄递物流供应链体系,打造陆海新通道。维护国际海运重要通道安全与畅通。(二)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外资进入交通领域,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协同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鼓励国内交通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运输市场合作,打造世界一流交通企业。(三)深化交通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合作深度与广度,形成国家、社会、企业多层次合作渠道。拓展国际合作平台,积极打造交通新平台,吸引重要交通国际组织来华落驻。积极推动全球交通治理体系建设与变革,促进交通运输政策、规则、制度、技术、标准“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参与交通国际组织事务框架下规则、标准制定修订。提升交通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九、人才队伍精良专业、创新奉献(一)培育高水平交通科技人才。坚持高精尖缺导向,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交通一线创新人才,支持各领域各学科人才进入交通相关产业行业。推进交通高端智库建设,完善专家工作体系。(二)打造素质优良的交通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大力培养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交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构建适应交通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交通干部队伍。落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求,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增强干部队伍适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要求的能力。加强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国际交通组织人才培养。十、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一)深化行业改革。坚持法治引领,完善综合交通法规体系,推动重点领域法律法规制定修订。不断深化铁路、公路、航道、空域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适应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国家铁路企业股份制改造、邮政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统筹制定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强化规划协同,实现“多规合一”、“多规融合”。(二)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市场治理规则,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破除区域壁垒,防止市场垄断,完善运输价格形成机制,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交通市场体系。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三)扩大社会参与。健全公共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民主决策。鼓励交通行业组织积极参与行业治理,引导社会组织依法自治、规范自律,拓宽公众参与交通治理渠道。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建立健全公共监督机制。(四)培育交通文明。推进优秀交通文化传承创新,加强重要交通遗迹遗存、现代交通重大工程的保护利用和精神挖掘,讲好中国交通故事。弘扬以“两路”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民航英雄机组等为代表的交通精神,增强行业凝聚力和战斗力。全方位提升交通参与者文明素养,引导文明出行,营造文明交通环境,推动全社会交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十一、保障措施(一)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建立统筹协调的交通强国建设实施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军地互动,整体有序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工作。(二)加强资金保障。深化交通投融资改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风险可控的资金保障和运行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投入保障制度,鼓励采用多元化市场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强国建设,强化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三)加强实施管理。各地区各部门要提高对交通强国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科学制定配套政策和配置公共资源,促进自然资源、环保、财税、金融、投资、产业、贸易等政策与交通强国建设相关政策协同,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合理规划交通强国建设进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先行先试。交通运输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建立交通强国评价指标体系,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来源: 中国政府网)
据《新闻联播》报道,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考察当地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中办在光山县扶贫工作情况。在考察中,习近平强调,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注意节约环保,杜绝过度包装,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来源: 国家邮政局)
6月5日,柯桥区农村电商配送中心启动仪式在福全街道富强村举行。这两天,平水镇祝家村村民王美珍的网店,订购干菜产品的单子源源不断,生意也如同气温一般,迎来了又一波热潮。“全国各地都有客户,干菜下饭味道好,天南海北都喜欢。”王美珍最近在琢磨“直播”卖货,谈起电商物流,她兴高采烈。靠山吃山。但在以前,“山民”要把“山宝”带出山区却颇为不易。王美珍说,自己卖干菜少说也有毛廿年,由于地处山区,以前车路不通,她的干菜产品一直都是在村里市场及周边集镇销售,由于同类产品多,因此销量不太好。在乡镇工作人员的推荐下,王美珍加入了新供销的电商平台,在家里动动鼠标就能拓市场,每年的线上销售就有近20万元,还申请了“淘口香”商标。如今,村里建起了电商服务网点,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也马上辐射山区。“有了高效便捷的物流配送,估计线上的销量还会往上涨。”王美珍畅想着,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为了打通农村电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我区积极构建以商品供销网和物流配送网为基本支撑的新供销城乡商贸流通体系。2018年年初,在福全街道富强村成立全省首个农村电商配送中心,实行“机场模式”运营,实现物流同仓、同车、同网、同配,进一步提升农村物流配送效率和质量,加快推进农产品进城。在电商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南部山区的“稽南山宝”、平水的农家干菜、安昌的手工香肠,以及其他农特产品打好了大大小小的包裹即将发往全国各地。“这些快递每天是从镇、村电商网点收集上来的,从咱们这儿统一发走。”民升物流配送中心负责人杨登强说道。值得注意的是,从这个中心仓里配送出去的商品,不再按品牌或商家分流配送,而是按货物的目的地集中配送。中心仓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140亩,规划预留了农产品检测中心、冷库、农村电商基地等,可解决农产品上行的生产、包装、推广、储存等后顾之忧。与此同时,为了更好服务小农户及农村便利店,我区还以“万村千乡”农村网点为依托,搭建农产品商贸流通体系。截至目前,全区300多个村居已建成511个电商服务网点,实现本地村级电商网点全覆盖和农产品快速集约配送。本地农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以零门槛入驻平台,并得到免费专业培训,最大程度上让农户分享平台发展成果。目前本地商家入驻新供销平台已达到110多家,2018年,通过平台销售的农产品达到2200多万元,为本地企业和农民创造利润200多万元。“以前,我要定期骑着三轮车去进货,如今在自家小店的电子屏上,动动手指就能下单,配送物流车在48小时内就能送到。”平水镇东桃村便利店的店主莫阿姨说。通过“物流+”,“小散户”链接“大市场”,“小投入”换回“大收益”。据悉,接下来,我区还将进一步增加农村电商物流功能,力争将配送中心打造成覆盖全市的物流集散中心。“我们也将积极探索快递+,物流与电商、商贸企业之间交流合作。”区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有货运需求的企业也可以租用“航线飞机”或者租用“飞机座位”,实现农村电商物流与其他业态的集约发展。(来源:浙江新闻)
作为江苏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中唯一拥有海港的片区,位于“一带一路”交汇点,“物流”对连云港而言意义深远。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和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智慧物流必将成为“密钥”之一。9月10日,以“同绘陆海联运通道新蓝图,共享一带一路倡议新机遇”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在连云港开幕。连云港市委书记项雪龙在致辞中表示,将以国际物流为纽带,深化“一带一路”全方位交流合作,并以自贸区建设为新起点,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一键发货、“物联”集装箱、海运沿线“千里眼”……在连博会展览区记者看到,港口、企业、园区已开启“物流转型”的生动实践——技术“加持”、服务“赋能”,各个“运输要素” 互联共享,每一次“抵达”都精准可控,智慧物流正为“走出去”赢来更广阔天地。智慧物流激发枢纽新动能9月的中哈基地,繁忙而有序。整齐的各色集装箱,喷涂着“KTZ”“国际物流”等标志;50米的龙门吊“行云流水”般地重复着抓取、装卸的动作……“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货物通过铁路自动化装卸系统,被快速转运至港口,运往世界各地。1个人远程就能操作3台龙门吊,1~2分钟完成一个集装箱的装卸。”中哈物流合作基地机械队副队长钟翔信心满满地说,以这个速度,1天完成4个以上中欧班列,完全没有问题。信息化陆海联运通道、中欧班列运输全程无纸化……中哈物流只是连云港“智慧物流”转型的一个缩影。“智能化、链条化、平台化正成为连云港布局智慧物流的关键方向。物流已从配套、保障的产业,逐渐变成基础性、战略性的先导产业。”连博会现场,连云港市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自贸区”建设的推进,“物流”对于资源整合、流程优化的价值日益凸显,成为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连云港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221.6万吨,同比增长3.8%。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6025.91万吨,集装箱完成241.28万标箱,同比都有不同程度增长。“连云港港口采用各种物流运作模式,包括跨境、跨行业、多元化和多种运输模式,应用节能技术、创新物流,极大地提高货品过境潜力。”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在连博会峰会现场谈到,作为大型国际集装箱港口,连云港港口面向上海合作组织在内的许多国家提供智慧物流、仓储服务,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达成合作,并建立60多条定期海运通道。打破企业、行业壁垒,实现区域、领域上的布局,是智慧物流下一步的发力点。中国货代协会会长赵沪湘表示,国际货代是物流行业的中坚,江苏是我国货代行业排名第五的龙头省份。他建议,连云港要抓住机遇,加快推进行业创新,开发新型物流产品,推进中欧班列的提单“电子化”、货币结算“数字化”,实现跨行业的物流“协同化”。新技术推动构筑现代物流生态圈“智慧物流”已逐渐成为智能化设施设备与物流深度融合的产品,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高效透明、信息对称的现代物流“生态圈”正加速形成。“空闲?修理?还是状态完好?30多台套机械设备情况一目了然。”连云港远港物流总监洪菲向记者展示智慧物流显示屏。她介绍,去年起公司上线自主研发的物流管理系统,对港口物流车辆智能管控。驾驶员扫码,系统智能验证相关条件合格后,柜门自动打开,驾驶员才能取走钥匙,开始一天的工作。“公司正计划将机械设备加油也通过微信扫码纳入智能管理系统中。”洪菲表示,技术创新,降低了人工成本,大幅提升物流运输设备的管理水平。铁矿石、煤炭、红土镍矿……不断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全球各地汇集,并经由连云港港口,通过海铁、海河、海公等多种运输模式发往全国各地。上合物流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园区研发上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开放给园区61家企业,实现园区内海河联运各项“物流数据”的获取、流动,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一键下单”,还可以把非常分散的、小规模的需求,瞬间集合成大规模的需求,调动运力,提升物流效率。在吉尔吉斯斯坦展台,讲解员向记者展示他们自主研发的Ooba系统。“系统可以‘接入’淘宝、天猫等各类中国网购渠道。”购买、转运、送达,都可以在线完成,物流“信息化”让贸易往来更便捷。精细化催生更多物流新场景连云港气象台与南京信大气象科技公司联合开发的“连云港‘一带一路’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在连博会现场签约应用。连云港气象局服务处处长范从勇介绍,这套气象系统将成为“一带一路”物流标杆项目,可以向各个物流枢纽地推广。“这套系统开启气象‘千里眼’,首先为连云港港区、霍尔果斯、哈萨克斯坦东门3个物流园区提供铁路多节点、全过程的精细化气象服务。” 范从勇介绍,系统将根据铁路运输的特点,重点关注“侧风”预报,数据实时传输给在途各个站点。此外,连云港至日本长崎、韩国仁川以及新加坡的3条“海河联运”也成为“物流气象”预报重点,海风、海浪、水位等关键数据“实时在线”。方寸大小的“集装箱”贴上物联识别码,可全流程追溯,还可提高运输准确率。记者从会场获悉“互联网+”集装箱的新成果——在全国率先攻克了新出厂集装箱箱号数字相近、容易被智能识别误判的难题,提高了理货准确率。“它将人工理货方式中核对箱号、输入箱号、查验箱体残损、确认贝位的过程,由智能化的三个模块即信息采集模块、信号转换模块、验残模块去实现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 连云港外轮理货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智能理货系统实现了对集装箱装卸、运输的可追溯,此外,1名理货员从承担1条作业线,变为同时承担3条作业线理货,集装箱智能理货系统正代替人工进行更为精确的理货作业,工作效率提升了3倍。物流是一个尚未有效整合但市场潜力巨大的行业,在向“智慧物流”转型中面临机遇和挑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智慧物流对于连云港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建议通过“新技术”的力量,打造绿色智慧物流产业的生态圈,推动更多绿色、智能、现代物流场景的落地实现。本报记者 王梦然(来源:新华日报)
2019年8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批准发布<针叶树锯材>等501项国家标准和6项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2019年第10号),正式发布了501项国家标准,其中包括《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GB/T 24616-2019)和《托盘单元化物流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GB/T 37922-2019)两项国家标准,这两项标准将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GB/T 24616-2019)国家标准为修订标准,标准代替了原《冷藏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GB/T 24616-2009)和《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GB/T 24617-2009)两项国家标准。新修订发布的国家标准以GB/T 24616-2009为主,整合了 GB/T 24617-2009 中对冷冻食品的要求,与GB/T 24616-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包括:(1)增加了术语“冷冻食品”和“物流包装”术语,修改了原“冷藏食品”和“冷冻食品”的定义,(2)在包装方面修改了“包装方案”如包装材料与包装尺寸的相关要求,增加了包装方式、包装作业环境和作业器具等要求,(3)在运输方面,补充或增加了如温控能力、实时监控设备要求等专用设备的要求,在运输作业方面增加了作业清洁、作业区温度控制、作业装载原则、混装、装装码放、在途控制,以及记录的具体要求,(4)在储存方面,修改了对冷库的管理要求,对入库、在库维护、出库等提出了补充要求,(5)新增了全流程的信息追溯管理及要求。标准的制定对于进一步规范冷链物流服务,提升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促进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托盘单元化物流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GB/T 37922-2019)国家标准规定了托盘单元化物流系统中常用的托盘集装单元、托盘、单元货物包装容器、装卸及搬运设备、仓储货架、集装箱及运输车辆的要求。标准选取了GB/T 2934中首推的托盘平面尺寸为1 200 mm×1 000 mm托盘为一个集装单元的物流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其他托盘单元化物流系统可参考使用。标准的制定旨在实现以托盘为集装单元的物流系统,在其堆码、包装、装载、搬运、及仓储过程能够参照统一的规范进行,将托盘、运输包装器具、装卸及搬运设备、仓储设备及设施、运输车辆与装备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单元化、模块化、标准化的形式完成物流的高效运转,从而达到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物流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来源:中物联标准化工作部)